冲压模具设计完整步骤(二)
来源:m.bolop.cn浏览量:载入中...发布时间:2022.04.23
冲压模具设计步骤继续分享:
12.如果客户需要切割,但冲压模具设计工艺条件不成熟,可考虑打开软切削刃(即直接使用45钢切削刃,切割时直接焊接,尺寸细后打开正式硬切削刃)。
13.对于三维复杂产品,可采用三维激光方法进行激光加工。三维激光必须做好三维图形,数控好参考点后再发送三维激光,三维激光定位砂。
14.对于高强度钢板,应使用A88或V4和其他硬质合金材料作为刀片材料。
15.在测试通过模具时,为了测试拉伸效果,可以在材料的不同地理位置垫砂纸来测试效果。确定效果后,可在经济活动拉伸筋或活动麻点阵(即将镀件磨成麻点)的相应位置进行摩擦,阻碍材料的流失。
16.对于较多的弯曲零件,应根据工艺逐步进行模具调整。
17.调整成型角度时,可采集小弯头的R角或移动折线基准,达到成型角度。
18.在调整模具时,大多使用垫圈来调整成型共用部件的高度,或来回移动成型共用部件,一般使用不锈钢垫圈。如果用户不允许使用垫圈,在为客户制作新的工件之前,应等待模具调整
19.对于不锈钢模制件,不能使用TD,但应使用(TICN)或PVD。
20.确定用户的正式材料何时到达,在试模时,节约建筑材料的使用,避免这些材料不足的现象。
21.连续模传感器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步进传感器,另一种是跌落传感器。22.垃圾料斗的坡度不得小于30度,对于小角度Scopebox,这可以通过安装气动振动器来解决。
23.对于受成型影响的剪切线,成型后应选择剪切,特殊位置可通过横向切割方式实现。
24.对于多个基准孔,较好采用一次冲压成型的方法,避免分步冲压后影响精度。
25.对于试模分析,一定要进行逐步发展分析试模后的料带,并附上红丹料带。
26.对于产品破裂,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装、挤压、增加棒材成型面积、开口、转化前的CAE分析。
27.产品材料有两种类型:卷材和板材。 一些卷材到达工厂后,需要将其重新划分为材料带宽,分割尺寸一般为负公差(负0.5mm),线圈内径应与进给架尺寸一致,以免过大或过小或过重。
28.在模具加工过程中,通常采用线切割销孔作为冲击次数的参考。数控编程完成后,操作员需要将两个孔的坐标给程序员。通常在第一次模板处理时,不需要角度要求。
29.冲压模具设计精冲的概念是不留下冲裁间隙(或只留下0.5%)。一般冲裁间隙为材料厚度的10%,材料越厚,间隙率越大。
30.如果公司五金样板的尺寸设计不符合标准要求。可以同时通过进行整形来实现,包括梅花桩、再平、简单冲孔等。
以上是对实际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经验的总结,希望能帮助阅读本文的人,提高模具的及时通过率,减少模具试验的次数。
上一个:钢板模具加工
下一个:冲压模具设计完整步骤(一)